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同深度同線條車刻,無法像噴砂那樣可以在同一個線條上做到深淺不同的雕刻,無法達(dá)到最完美的雕刻效果,這也是
車刻玻璃一直無法取代噴砂玻璃的根本原因。
從而大大加速了
車刻玻璃的普及,同時也具有了圖案編輯的便捷性。只要不是太復(fù)雜的曲線直線,甚至是圓都能夠做到完美加工,從而使得產(chǎn)品的樣式得到了多樣性的拓展
在19世紀(jì)80年代和90年代,幔飾越來越大,并飾有艷麗的顏色,如草莓色、粉紅色和廉價的鍍金光澤。懸掛件被磨切成高反射率的形狀,搖動中閃閃發(fā)光。為了防止灰塵,一些吊燈加蓋了玻璃穹頂。令人奇怪的是,有些1880年代庸俗的幔飾今天反比一些高品質(zhì)鍍金和車刻玻璃更加昂貴。